新闻中心

— NEWS CENTER —

农批市场深度解析:“次品常高价,好货却价贱”背后的原因

  不知道各位老板发现没有,批发市场有一个很奇怪的规律,那就是在市场批发生鲜的过程中,当市场烂市之时,生鲜品质大部分都是非常好的,而且价格也是比较低的;当市场好市之时,却反而品质较烂的生鲜也能卖出很高的价格,甚至有时想抢也抢不到。这就是行内中人常说的次品常有高价,好货往往价贱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不是说品质决定生鲜的价值吗?其实两者并不矛盾,只是在不同的场景传递不同的意思而已。优质优价是指同一时间内不同品质产品的价格对比关系也就是说同一个时间内,品质好的产品价格还是相对高的;而“好货价贱”指的是不同时期的供求关系它不是同一时间内的对比关系。我们一定理解清楚,这两个词所处的时间及背景是不一样的。

“好货价贱”是怎么回事呢?

  一般而言,当市场烂市的时候,往往是产品集中上市的时间,货量大,供过于求好货都难以销售,次品自然一点空间都没有,所以这个时候,一般品质不好的产品都不会送到市场上来 。另外由于产品大量上市,市场价低收购商收货也容易,所以在收货的时候一般也只是收好货,根本不会收次品,而且产品滞销,收货价本来就很低,次品货根本不值钱,种植户采收一批就要亏一批的人工,本身就不划算,所以很多种植户宁愿推倒重来,也不会做采收次品货而浪费成本的傻事。所以在产品滞销、市场烂市的时候,市场上供应的产品绝大部分都是好货,就是这个原因,“好货价贱”也由此而来。

“次货价高”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实际上是指当种植遭遇天灾、极端气候或产区转换的时候,供求关系失衡,产品供不应求这个时候一方面种植出来的产品本身品质就很难达到较佳水平,另一方面采购商又必须采买,所以不管产品品质好坏,只要有货大家就会抢着要,价格自然水涨船高。就像2016年春季遭受寒流打击,叶菜类产品大量短缺,供不应求,市场上的叶菜高到400-600元/件的天价,品质还挺烂,但在当时大家依然疯抢,而且高价者得,自然就形成了“烂货价高”的局面。

  这就是目前农产品供应关系的真实反映,也是农产品区别于工业产品的特殊之处。而无论是“好货价贱”还是“烂货价高”,对于生鲜行业的健康发展都是不利的。“好货价贱”现象的出现,对生鲜上游供应链来说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从种植户、收货商到批发商都会遭受非常大的损失,入不敷出,信心受损,进而影响行业的稳定;而“烂货价高”对于生鲜下游的销售端来说又是一个难题,很多做配送和零售的朋友,面对客户的质问“菜为什么又烂又贵”,却解释不清楚,因为他们拿到的货就是这样。但一不小心就会影响到相互之间的信任,从而导致合作的破裂。

  然而可惜的是,在当前中国农业小、乱、杂的背景下,这两种状况都将长时间存在。而且让人揪心的是,“好货价贱”的机率会越来越多,因为中国现在的单品种植规模实在太大了;而“烂货价高”的时候越来越少了,毕竟只有遭受灾害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更深一步去分析的话,“烂货价高”是因为天灾,“好货价贱”是由于人祸,而“人祸”的危害往往都是远胜“天灾”的。

  这也是生鲜行业经营的困难之处,如果不做这一行,相信是很难明白个中道理的,有时即使明白,却也很难控制。唯有在交易中彼此多一些理解,多一些信任,相互扶持,才能一起走得更远......

价格行情

注:

1. 以上行情数据,仅供参考;

2. 价格数据源自中农数据;

3. 文中部分内容来源于“真甜农业”;

4. 图片来自网络

公司地址:辽宁省锦州市凌河区解放东路56

电话:13941660133

邮箱:zhangjing@skjinzhou.com

版权所有©锦州思凯农副产品国际物流园有限公司辽ICP备18001487号